2012年10月29日星期一
2012年10月4日星期四
2012年7月28日星期六
2012年6月9日星期六
趕蟲
雖然只是小指甲那麼大一隻小昆蟲,但孤蟲寡女怎能共處一室呢?
我一會兒到廚房拿鐵管趕牠,但房裏很多空間牠逃到更裏面去,這是不許可的。
我又關上燈,只留下窗前一盞枱燈,希望為牠引路離去,但光線映到天花上,灰灰亮亮牠更為流連,還興奮地這裏點一下那裏踏一番。
就算完全滅了燈,牠仍然揮之不去。
我又喊又叫,你怎樣才要離開?
只好又把燈全亮,總讓我看得見牠伏在哪兒。
然後發現牠竟然停在燈罩上,一個我站立床上舉手可及之處!我猶豫了一下,決定試一試。友人教的,用杯子罩牠,以書本封口,再到窗子放生。既能稍依普渡眾生之德又可保障一點私人空間。於是,或小心翼翼或狂亂地終於把牠封鎖在杯子裏。一手書一手杯,雙雙伸到到窗外一放──夜裏也看不清楚牠的去向。
兩秒後,舒一口氣,雙手收回來。
卻猛地手裏一陣胡擾,牠竟跑到我手心來了!我非男非女地嚎了一下,手亂抖亂撥,奮力守著人蟲授受不親那種貞操。
然後牠不見了。
天花沒蹤,燈罩沒影,連最奈牠沒何的地方──窗簾軌道後面也看過,但就是不見了。
如此今晚還能否守得住空房處身?
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聯想與象徵
聯想與象徵的分別,在於前者把本來沒有關係的事物作類比或比喻,使意念更清晰呈現;後者則是符號本身就生於其背後意義,那關聯性是必然的。
聯想時,是嘗試在現有的事物裏尋找相似者,點出它們的相似性,再作說明。最重要的是,那些事物本來是沒有關係的,那些事物本來另有存在意義,只是聯想者主動攝取那些事物湊巧相似的地方,圖個方便,或引申各種不同解釋。
象徵,或符號,則主動性不在聯想者,而在於符號的創造者。符號生於世上,本就是效忠關聯性,創造符號的目的在於看見符號如同看見背後的意義,如果關聯性不存在,符號是沒有其他功能的。
那麼符號也就是一種強制聯想。並不全然負面。一些約定俗成,透過符號傳遞訊息的確方便有力。道路上的指示符號就讓駕駛者在短時間內取得訊息,作出判斷,毋須費時閱讀文字(當然,文字本身就是符號,道路指示只是把文字濃縮了)。
現今社會符號漫天,造就不少資本流動,大概許多商業活動依靠符號。為了使消費者有意無意向指定方向聯想,公司或機構標誌就變得非常重要。友人說,他感覺世界最知名的品牌應屬一N字頭運動品牌,因為那象徵「正確」的剔號太簡單易明了,又容易記住。不無道理。就算要冒牌也容易,冒牌貨只會讓品牌知名度更高吧。「正確」這意頭也好,大有利公司形象。剔號的象徵意義雖不是那N牌子創造的,但如果把剔號畫成那彎曲樣子,就只能是N牌獨有吧。聰明在搶過一個世界性的已有象徵套在自家身上,稍為變異,原來象徵意義仍在,外加一層特殊。
我們日常的聯想,有多少被控制住呢?那些強制聯想,有多少已成習慣甚至不可或缺?不過,大眾並非完全失去自主。如利用商標的廣泛象徵,再加上創意表達其他意念,聯想仍可存在。(唉,連「聯想」也遭搶劫了)
聯想時,是嘗試在現有的事物裏尋找相似者,點出它們的相似性,再作說明。最重要的是,那些事物本來是沒有關係的,那些事物本來另有存在意義,只是聯想者主動攝取那些事物湊巧相似的地方,圖個方便,或引申各種不同解釋。
象徵,或符號,則主動性不在聯想者,而在於符號的創造者。符號生於世上,本就是效忠關聯性,創造符號的目的在於看見符號如同看見背後的意義,如果關聯性不存在,符號是沒有其他功能的。
那麼符號也就是一種強制聯想。並不全然負面。一些約定俗成,透過符號傳遞訊息的確方便有力。道路上的指示符號就讓駕駛者在短時間內取得訊息,作出判斷,毋須費時閱讀文字(當然,文字本身就是符號,道路指示只是把文字濃縮了)。
現今社會符號漫天,造就不少資本流動,大概許多商業活動依靠符號。為了使消費者有意無意向指定方向聯想,公司或機構標誌就變得非常重要。友人說,他感覺世界最知名的品牌應屬一N字頭運動品牌,因為那象徵「正確」的剔號太簡單易明了,又容易記住。不無道理。就算要冒牌也容易,冒牌貨只會讓品牌知名度更高吧。「正確」這意頭也好,大有利公司形象。剔號的象徵意義雖不是那N牌子創造的,但如果把剔號畫成那彎曲樣子,就只能是N牌獨有吧。聰明在搶過一個世界性的已有象徵套在自家身上,稍為變異,原來象徵意義仍在,外加一層特殊。
我們日常的聯想,有多少被控制住呢?那些強制聯想,有多少已成習慣甚至不可或缺?不過,大眾並非完全失去自主。如利用商標的廣泛象徵,再加上創意表達其他意念,聯想仍可存在。(唉,連「聯想」也遭搶劫了)
2012年6月2日星期六
K房
有搭沒搭跟人說話,有時挺高興,像在推銷自己又似聆聽別人,淺層交換意見。但在二十多人的K房內,樓底十呎,弱質米高風兩支(只兩支!),音樂潮蓋,男人滿屋,卻必須大開喉嚨才能傳音啊。眾人都喜歡在近乎漆黑中哄鬧是嗎,面紅人不覺,目浮人不知。如此,唇語也難發揮,臉是一色的昏黃。純粹語言溝通,況且人畔有耳,難以深入傾談,也許比網上即時通訊還差一截。不過,眼神和語氣倒還剩一些,且笑聲喊聲可聞。那是一種異樣的感覺,說假不假,只是把話裏高潮放大(要人家聽到,還是需要大聲一點),細緻暗紋遮掩。那種氣氛下也沒有什麼叫做「死氣」,因為歌聲音樂永在,注意力隨時轉移,毋需介懷,甚至離座也可,拿個飲料找個朋友上個廁所點個歌曲。
我手裏總拿著食物或酒瓶,多少對談話有緩和作用....... 我太不善交際,手裏飲食好比無上戰友,打不死摧不爛。吃喝是這種場合理所當然的佈景板。做個佈景板又沒什麼不對.......
非常自由進出話語,除互聯網外莫過於此。
破喉嚨了,真高興。
我手裏總拿著食物或酒瓶,多少對談話有緩和作用....... 我太不善交際,手裏飲食好比無上戰友,打不死摧不爛。吃喝是這種場合理所當然的佈景板。做個佈景板又沒什麼不對.......
非常自由進出話語,除互聯網外莫過於此。
破喉嚨了,真高興。
2012年6月1日星期五
遊客
通常照相機的面目難得上鏡,但現時家裏有兩部照相機了,可互把芳容記下。說新它不新,款式是二十多年前的,老闆說今年是他結婚廿五周年紀念,當年蜜月用過它。當時我還以為只是同一款式,但回家後我相信他用的就是眼前這一部,因為機身有碰撞痕跡,反正今天我把它買下來了。進店後我問老闆要一部非常低級的菲林機,最基本功能。他想了一下,問我是否要他身後那種即棄相機,我說不要即棄的。他問我想花多少錢,我答了,他又沉吟半响,跟剛好閒下來的年輕店員談了兩句。那年輕店員到地庫一陣子,上來時携了這機器。我這行外人端詳了一會,指了指玻璃櫃台裏一部價錢稍貴的卡農牌,問老闆,如果跟那部比較呢?他說這個比較好。我沒有本錢做獨立批判,故問了用法(因說明書及包裝欠奉),笨拙地上了菲林(最後還是老闆動手),買下了。
快快樂樂走出店子,照相機掛頸,結結實實做起遊客來了。拍路上車子、華美古典的 Hotel Russell、路人背影、百年地鐵站、路燈、店舖門口...... 可惜天空是倫敦招牌陰雲,預計這膠卷沖曬出來不會太鮮麗。
還有幾個禮拜就離開這城市,雖沒有不捨,還是自覺沒有好好走過大街小巷。平日性子不耐,經常點到點行動,少有漫遊,連學校附近也說實在的不熟悉。繞過寄住過的宿舍,拐進 Guildford Place、Lamb's Conduit Street,店子都標緻,貨品風格別樣卻不做作,價錢當然就不大標緻,可觀不可玩。看見花店旁的鴨屎綠垃圾桶內一大束快要凋謝的蘭和菊,垃圾桶真的太大了,我拈起雙足為花朵拍了遺照。
出得 Theobald's Street,遇一肥胖女警,跟在她後頭希望她不認為我在看她,只是路線一樣而已。然後往東走。經過一淺藍調、小品風情到不行的咖啡店,四五點的時間差不多滿座,西裝男和中年女都湊得很緊,蛋糕看起來豐厚實在,從店後頭的一座座鋼鐵方箱估計糕餅是本店出品。要了一小杯鮮奶咖啡,比星巴克還貴,但喝了實在透出一種和譪甜美,牽起笑容的味道。此店名為 Bea's of Bloomsbury,必再來。
又走了一陣子,差不多回家了。懶走,乘公車,站牌說四分鐘達地鐵站。車內廣播下一站是 St Luke's Music Education Centre,果真走上來一個抱著大提琴的校服女生!原來車站名字並非都是信手拈來的。當然不都是信手拈來,因為下一站正是我的站,我確實需要這種 Old Street Station 的車站名字。
說一句關於倫敦地鐵:車廂總是全地鐵站最明亮的地方(戶外車站除外)。
回家後網上一搜,發現我以市價 1.2倍至十倍價錢買了手上的照相機......。嘆一句行外人注定被騙稍為自我安慰(不果)...... 奉勸各位以後在不熟悉的領域交易前還是先上網看一下,不然就是買了以後別搜價錢......
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
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
今天討論的是,性感的特徵。
C君說....美臀、美胸、美貌。
我說....外冷內熱。
T君說眼神。
T君說眼神。
C君說眼神是肉體的一部分,我認真地想了一下.....不是吧?若果眼神是肉體,那...這世界沒有內在美這回事吧?畢竟都是腦袋裏的化學作用.......
於是T君和我齊反對。我說,那是怎樣看人,那是訊息傳遞.....
C君不以為然。
我沒有再說下去。突然想起課堂上有關生物本質主義的討論。究竟我真的被社會學洗腦,還是那些理論確實有道理?C君一句話,能啟示他的真正想法,他的整套人生觀嗎?我不想說得冠冕堂皇,也不想讓學術名詞介入廚房裏朋友間的討論,這樣只會把一個人的看法包裝的不似人形。但不得不承認,C君再次使我質疑他的價值觀。能夠說得冠冕堂皇的本來是他,政制、歷史、科學、經濟......這些林林種種的知識他都比我認識得多。話說回來──我,在網上說人家真沒道德啊。(且繼續說...) 但是今天,我越發覺得我們價值觀上相差很遠。或多或少受文化因素影響吧。做朋友是沒問題,相處久了還是不行。
2012年4月19日星期四
C君說 Cease the Day。T君聽了很感啟發。我不作聲。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知道想法是何。
這句話怎麼理解,怎麼實行,是兩件事,也許亦是同一回事。
人的故事是否能真正交雜呢?Y君說,人沒有不可失去的人。與林夕說著同一番話。
互相影響,但我的神經不是他的或她的或她的或誰人的神經,我只能感受此時此地此人。
C君說機會來去你不能控制,但你能抓住機會。或者任它逝去。
Cease the Day。
今天,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抓緊了什麼?流過了什麼?
今天的空氣與昨日的空氣,新舊已換,但空氣沒有今明之分,每一刻也流動轉換,隨著我一呼一吸(弊,上腦了!),散聚來去,卻無所謂緣份也沒有圓缺。
有一天也許我會相信Cease the Day。我深知道自己,不能隨遇而安,執著很小很小很小很小的水珠,很怕它會從手心散去。
「握緊的雙手其實抓不住什麼。」
開玩笑!我根本不是執著的人。
懶人是也~~~~~~~~
繼續頹廢。
2012年4月7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是寫給自己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有人寫作給全世界,有人寫給醫生,有人寫給學生,有人寫給政府,有人寫給上天...... 但我的博客是寫給自己的。事情的來龍去脈總缺乏,情感亂流。
這陣子,常聽香港電台節目,主要是聽歌聽訪問。李慧玲成為了學習對象。學習訪問。
感覺好像時間倒轉了,輕輕夜裏聽的是早晨主持的鼓舞,也許是很多人早上起來聽到的第一把聲音。那邊的陽光好像也稍稍照亮了我的房間,窗外似微染初黎。遲遲不願睡去,因為一天才踏入午間,陽光正耀眼。
這邊睡醒時,心裏知道已日上三竿,但很快就回到另一邊奇異的世界,沒有痛感的世界(其實有的,我就試過叫夢裏的怪獸咬我手指,然後就痛了),只有變幻和自說自話。睡醒了我嗅不到陽光,我看不到夏天,我在冬眠,我不餓。
2012年4月5日星期四
究竟一百三十萬係幾多錢? ......
我掙人八千蚊, 但係連佢係邊個都唔知, 實際上係冇一個咁既人, 但的確係欠左人一筆錢。咁即係欠邊個?
我知道永遠都還唔倒, 而且嗰八千蚊也許本來可以改變一家人既生活, 或者改變一個人行既路..... 會唔會我地有一日可以見面? 到時我會知道我造成既傷害, 會知道攞走左一個點樣既機會....
冇人係完人?? 別活在過去??
有欠就有還。但係如果我唔知道我欠既係邊個, 咁我將會還比邊個?? 但願有日我地會見面。會唔會, 係唔只一個人....?
------------------
我真係.....好憎好憎_______。見倒佢地, 心裏面會有欲哭無淚既感覺, 佢地好似破壞左嗰刻我身處嗰個空間。我真係好自私。必須反謅, 消化.....但猶如水銀毒素, 沉積, 分解不了, 排放不了..... 又一次唔負責任既「我嘗試過, 但做不到」?....
我掙人八千蚊, 但係連佢係邊個都唔知, 實際上係冇一個咁既人, 但的確係欠左人一筆錢。咁即係欠邊個?
我知道永遠都還唔倒, 而且嗰八千蚊也許本來可以改變一家人既生活, 或者改變一個人行既路..... 會唔會我地有一日可以見面? 到時我會知道我造成既傷害, 會知道攞走左一個點樣既機會....
冇人係完人?? 別活在過去??
有欠就有還。但係如果我唔知道我欠既係邊個, 咁我將會還比邊個?? 但願有日我地會見面。會唔會, 係唔只一個人....?
------------------
我真係.....好憎好憎_______。見倒佢地, 心裏面會有欲哭無淚既感覺, 佢地好似破壞左嗰刻我身處嗰個空間。我真係好自私。必須反謅, 消化.....但猶如水銀毒素, 沉積, 分解不了, 排放不了..... 又一次唔負責任既「我嘗試過, 但做不到」?....
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
Dr Martens sample sale
今日第一次去左sample sale!!! 今日去既係Dr Martens.
係K君前兩日通知我既!! 呢位K君認真犀利, 佢大部分既衫褲鞋襪都係喺名牌大減價度買既... (真係好犀利, 唔好講笑, 一折至三折不等..)
K君足足排左三個半鐘頭隊, 我就偷左雞, 遲左成粒鐘先到, 所以只係排左兩個幾鐘.... 其實如果唔係K君比我插隊, 我係唔會排既.....一條友我係絕對唔會排幾粒鐘...
一點半鐘, 終於入倒去....!!!
入面有啲亂.. 但比起我地走嗰陣, 其實唔算誇張!!!
一地都係鞋盒, 因為一開頭所有鞋都係喺鞋盒入面既....
結果成地都係盒、雪梨紙、單丁既鞋.....
最後我地喺個倉度留左三個鐘頭, 我只係買左一對。但係 K君因為又自己買又幫朋友買, 佢買左六對.....佩服佩服... 走既時候見倒佢大細包仲勁過返鄉下!! :P
兩個人行都真係幾好! 一個去睇size或者搵過對新淨啲既時候, 第二個就可以企喺度睇住啲野~
我真係好鬼師奶呢~~ 的確係有趣既經驗, 但真係唔好成日做, 花既時間同精力也不少 =_=
-------
我好鍾意港台呀!!! 佢有唔少節目以各類社群為主要內容/受眾, 包括外傭、在囚人士及親友等, 又請各個不同工作領域、生活領域既人做訪問, 讓社會認識更多不同人士的生活和想法.
傳媒其中一個重要角色, 就係比更多人認識更多人. 呢個係我既信念!!!! 所以我要學習做訪問!!!!!! 左右大局李慧玲係其中一個學習對象! 佢真係好清楚個訪問中已經發生左乜野事, 有啲乜野位可以執返黎問深入啲, 受訪者講過邊啲野可以捉住黎問一啲受訪者未必諗住講既野..... 犀利!!
學習聆聽.
係K君前兩日通知我既!! 呢位K君認真犀利, 佢大部分既衫褲鞋襪都係喺名牌大減價度買既... (真係好犀利, 唔好講笑, 一折至三折不等..)
K君足足排左三個半鐘頭隊, 我就偷左雞, 遲左成粒鐘先到, 所以只係排左兩個幾鐘.... 其實如果唔係K君比我插隊, 我係唔會排既.....一條友我係絕對唔會排幾粒鐘...
一點半鐘, 終於入倒去....!!!
入面有啲亂.. 但比起我地走嗰陣, 其實唔算誇張!!!
一地都係鞋盒, 因為一開頭所有鞋都係喺鞋盒入面既....
但係到最後.... 你要搵一對完整既鞋都有難度..... 有時會幾隻都係右腳, 因為啲人會想揀對靚啲新啲既, 所以就會攞幾隻黎比對, 比完之後就唔擺返去原位... (呢啲咁賤格既事我當然亦有參與)
結果成地都係盒、雪梨紙、單丁既鞋.....
最後我地喺個倉度留左三個鐘頭, 我只係買左一對。但係 K君因為又自己買又幫朋友買, 佢買左六對.....佩服佩服... 走既時候見倒佢大細包仲勁過返鄉下!! :P
兩個人行都真係幾好! 一個去睇size或者搵過對新淨啲既時候, 第二個就可以企喺度睇住啲野~
我真係好鬼師奶呢~~ 的確係有趣既經驗, 但真係唔好成日做, 花既時間同精力也不少 =_=
-------
我好鍾意港台呀!!! 佢有唔少節目以各類社群為主要內容/受眾, 包括外傭、在囚人士及親友等, 又請各個不同工作領域、生活領域既人做訪問, 讓社會認識更多不同人士的生活和想法.
傳媒其中一個重要角色, 就係比更多人認識更多人. 呢個係我既信念!!!! 所以我要學習做訪問!!!!!! 左右大局李慧玲係其中一個學習對象! 佢真係好清楚個訪問中已經發生左乜野事, 有啲乜野位可以執返黎問深入啲, 受訪者講過邊啲野可以捉住黎問一啲受訪者未必諗住講既野..... 犀利!!
學習聆聽.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
被刺痛了。謝謝妳讓我反思我對他人的偏見。
從某時候開始,我就沉溺在第一身感覺裏,缺乏自我反省。用第一身感受、領略、體會人際關係。空白。對他人的理解從來都是第一身。妳曾因此燥動。當時我沒能反應過來,只知道每人也有自己的角度去感受事情。從自我鄙視之中反思,也許此刻而言是最恰當的。那麼怎樣從切身感受之中跳出來,讓自身感受成為一塊拼圖,整合其他角度、事件、人物、關係,拼湊出完整的圖畫,看透箇中互動。
天生抑或後天,難以釐清。那一天會否降臨,未知之數。從今,學習放開沉溺的痛快,抽離第一身。從前以自身作對立點,沉溺於對立,沉溺於張力。師古人,以思考作為存在的據點,不之於感受和情緒。
今已失去語言能力,連此刻感受如何,也未能暢然書之。好碎,好碎,哪天想拼回今天的我已不可能。哈,到底仍以感受為中心。該打。改之改之改之。
........但我真的很享受沉溺切身。
那麼請讓我沉溺於今天的刺痛。但好像經已失去了刺痛............
既(暫)失表達能力,便是強於閱讀之時!
從某時候開始,我就沉溺在第一身感覺裏,缺乏自我反省。用第一身感受、領略、體會人際關係。空白。對他人的理解從來都是第一身。妳曾因此燥動。當時我沒能反應過來,只知道每人也有自己的角度去感受事情。從自我鄙視之中反思,也許此刻而言是最恰當的。那麼怎樣從切身感受之中跳出來,讓自身感受成為一塊拼圖,整合其他角度、事件、人物、關係,拼湊出完整的圖畫,看透箇中互動。
天生抑或後天,難以釐清。那一天會否降臨,未知之數。從今,學習放開沉溺的痛快,抽離第一身。從前以自身作對立點,沉溺於對立,沉溺於張力。師古人,以思考作為存在的據點,不之於感受和情緒。
今已失去語言能力,連此刻感受如何,也未能暢然書之。好碎,好碎,哪天想拼回今天的我已不可能。哈,到底仍以感受為中心。該打。改之改之改之。
........但我真的很享受沉溺切身。
那麼請讓我沉溺於今天的刺痛。但好像經已失去了刺痛............
既(暫)失表達能力,便是強於閱讀之時!
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
青春終於到來了嗎?抑或是周期性躍動呢?突然對學習有種期許,希望藉著對世界更明瞭,撫平一些不應出現的情緒和情感。也希望以後改善操行。是的,操行一詞的確久違,幾乎是孩童年代專有名詞,但就是因為久違,才忘掉。
似乎這差不多五年光景,給我的只有一份更想了解祖國的期許。無論是社會、(經濟(哎,太難了))、文學、文化、歷史、思想........ 自文字散發出不同的意念傳遞方式,實在難以不欣賞中國語文。中國語文是包容的,不會因為執著於精確度而排他。英語雖精確,但因為文字沒有討價的空間而引起彼等分野,互不相讓,也容易因為追逐精確性而忘記文中本意。細長的結構,容易節外生枝,分化注意力,有意無意之間又忘本了。中文句子不奢求豐滿,只求簡潔。一筆一筆,句逗之間,或白描或細描,總是抓住骨幹,畫完一物,始另一物。並非單調稀薄,卻是枝幹分明。
結構雖明白,詞風卻渾厚包容。這也講求讀者對文章主動了解,因為中文主體較模糊,需要讀者拿掐文章整體,才不致曲解文意。英語容易斷章取義,皆因高度重視文字精確度,求能以句代文。又西方文化求速,其勢更甚。然而中文若無前文後理則不知所云,故斷章仍難取義。讀者必須尋到文章脈絡,方會意全文,此時用詞精確度已不為重要。如此難道英文寫作多靠作者功力,中文則需讀寫兩合方成線路?
也不知是對是錯。若有誤解,多多指教。莫不是幾年大學期間只看英語學術論文,情生抗拒而已。若看文言,恐怕另有一番掙扎浮沉.......
也不知是對是錯。若有誤解,多多指教。莫不是幾年大學期間只看英語學術論文,情生抗拒而已。若看文言,恐怕另有一番掙扎浮沉.......
2012年3月6日星期二
2012年3月5日星期一
作為樂壇消費者.....
我決定從今開始要做個忠心既粉絲!
之前因為一啲好無聊既原因覺得佢冇咁吸引, 但一直忽略左佢做緊野野背後既原因, 我之前淨係睇表面..... 而且....歌手都係立體既人, 我之前真係太objectify啲歌手, 但其實佢地都有高低起跌, 有順利同冇咁順利既時候.... 其實作為消費者, 有時我地並唔係嗰啲產品既"TARGET" (雖然我地係洗老豆老母錢嗰個.....), 但其實可能係啲歌手利用緊消費者去實踐一啲佢地認為有價值既目標。可能有啲野係喺消費既同時進行緊。究竟一件消費品可唔可以喺幫製作人賺錢同"推動經濟"既同時達到其他社會目標, 就好在乎製作人同消費者點樣去利用同理解呢項消費。
又或者, 我現在都可能係墮入緊文化產業既陷阱.....我都唔知....
2012年1月5日星期四
兩個新地方
今日去了兩個新地方。因為要做論文,找到不同的人幫忙接受訪問。今天的對象有二,D先生在梅窩銀灣邨,B小姐在粉嶺北農村。我是都市人,這兩個地方都非常新鮮,生活風貌與市區截然不同。
友人說,離島人都對社區很有歸屬感。大嶼山雖是「島」,但山多面積大,各區域自成一角。在梅窩下了船,素未謀面的D先生扶著單車在盼我。他是從家裏騎單車來的,但為了跟我走路,他回家時就一直推著單車。夫妻倆都是熱情的人,泡茶也特別好喝。天氣冷,但訪問期間,門差不多一直開著大條縫。像很多政府屋邨一樣,他們白天都開著鐵閘,鄰居經過都打招呼。訪問期間,夫妻倆不時讓我看他們家裏的物件、看兒子的照片,又在訪問後讓我參觀他們四口子的起居室。
屋子裏各樣物件的來源,有些是人家轉贈的舊物,有些是從街上拾來的,總之還能用的,還能穿的,都不浪費。D先生信佛,家裏兩尊佛像就是拾來的。佛像整體是黑色,但臉孔卻金閃閃地像脫色一樣,似是一層舊有的金漆。原來,D先生從泰國得來一點點金箔,回家後照著蔡瀾教的方法,把金箔不知怎地弄上去的。暖爐,是D太太撿回來的。他們也會把兒子的校褸轉贈給其他人(梅窩只有一所小學)。這種文化並非只是節省金錢,也是保護地球,維繁社區。小地方自有其好處。敍述這些事情時,兩夫妻不時向對方確認:這是誰誰誰送的,那甲君跟乙君是認識的吧?
梅窩的「金毛」不會搞事。D先生因為有上街喝酒的習慣,有時會跟「有背景」 的人(太太笑說)打交道。他說,梅窩地方小,犯了罪,能逃到哪兒去?的確,晚上要逃出梅窩,路子不多,只能過經涌出市區,或者自備水路,因為船期都沒了。況且,梅窩地方小,圈子也小。太太說,來往中環的船上經常碰到熟人,還笑嘻嘻地暗示,兒子也難幹出不見得人的事情!
D先生讓我看兒子倆的零食櫃:上層是小兒子的,滿滿地裝滿從超市買來的各式小食;下層是大兒子的,只有一兩包不記得是什麼東西。D先生順手送我四個澳門買的「王母蟠桃」,類似嘉應子的東西 (真巧我當天沒吃午飯,如獲美點)。太太讓我看小兒子的照片。太太又說,因為大兒子小時候讓爺爺奶奶照顧長大,相處時間少,所以小兒子「要自己湊返!」一說到兒子,兩夫妻你一言我一語,除了想跟我這外人分享,還互相甜絲絲地懷舊。
離開時,D先生送我下樓,還把新渡輪船期給我。單張是W摺的那種,已被翻了很多次。這單張,梅窩人每天要翻好幾翻吧,好確定沒有因趕不了船而延誤工作和約會,最要緊是夜裏能趕上最後一班船。住在離島的確不太方便,連生活方式也好像與市區有很大差別。當船外又見國金二期、招商局,剛剛在梅窩的對話又好像沒有影響我什麼似的。
然後,趕往粉嶺北一個香港所餘無幾的農村。這裏我更像一個不相關的人。我問B小姐,你做什麼的?她說,管理農場呀──一個我從未親耳聽過的答案。她嫲嫲已經81歲,在這個村住了59年,同村的人朝見口晚見面,真的除了這兒何處是家?我問B小姐,你通常什麼時候跟村裏人來往?她頓了一下,答不上來:「天天見的呀......一走出家門就能見到......」如果要搬屋,有想過要到哪裏去嗎?「真的不知道往哪兒去。你叫農夫搬上樓,就是讓他們唔知做咩。他們的工作就是耕田。有老人家上樓後因為唔識搭電梯,唔識按密碼鎖,又怕唔識返屋企,所以唔敢落樓!」
B小姐和朋友們積極推動永續社區,種了菜就在村內發市,讓區內居民來此購買。價錢也許比菜市場貴,但勝在新鮮。訪問後,一個男農夫捧著一個因掉在地上爛了而不能賣出的蕃茄,跟B小姐分來吃。我也吃了一塊,的確鮮甜!而且,這蕃茄是我從未看見的樣子:一般蕃茄是圓滾滾的,最多是稍為扁平呈杮狀的,但我眼前的蕃茄就像南瓜一樣,近莖位置一塊一塊徑向凸出很明顯。若不是在種植地看見的話,我還以為是基因改造蕃茄!但農夫們告訴我,這類型間中會有幾個,似乎不是特別品種。他們對於我的好奇不以為然,沒有積極介紹也沒有懶理我的無知提問,當然因為這是他們生活微不足道的部分。
其實農夫並不是一種特別的人,沒有一種特別的長相,但他們就是清楚自己在做什麼。B小姐看上去跟城裏人沒兩樣,只是一雙手充滿勞動的痕跡,且因為一點點紅腫而變得厚大。那就是她的生活成果。她生活很滿足,工作環境就是生活環境,也就是一代一又一代的成長環境。反之,城裏多少人生活不明不白......
我就像一個旅客,經過他們的生活,又回到自己的。然後,一切沒有轉變......
友人說,離島人都對社區很有歸屬感。大嶼山雖是「島」,但山多面積大,各區域自成一角。在梅窩下了船,素未謀面的D先生扶著單車在盼我。他是從家裏騎單車來的,但為了跟我走路,他回家時就一直推著單車。夫妻倆都是熱情的人,泡茶也特別好喝。天氣冷,但訪問期間,門差不多一直開著大條縫。像很多政府屋邨一樣,他們白天都開著鐵閘,鄰居經過都打招呼。訪問期間,夫妻倆不時讓我看他們家裏的物件、看兒子的照片,又在訪問後讓我參觀他們四口子的起居室。
屋子裏各樣物件的來源,有些是人家轉贈的舊物,有些是從街上拾來的,總之還能用的,還能穿的,都不浪費。D先生信佛,家裏兩尊佛像就是拾來的。佛像整體是黑色,但臉孔卻金閃閃地像脫色一樣,似是一層舊有的金漆。原來,D先生從泰國得來一點點金箔,回家後照著蔡瀾教的方法,把金箔不知怎地弄上去的。暖爐,是D太太撿回來的。他們也會把兒子的校褸轉贈給其他人(梅窩只有一所小學)。這種文化並非只是節省金錢,也是保護地球,維繁社區。小地方自有其好處。敍述這些事情時,兩夫妻不時向對方確認:這是誰誰誰送的,那甲君跟乙君是認識的吧?
梅窩的「金毛」不會搞事。D先生因為有上街喝酒的習慣,有時會跟「有背景」 的人(太太笑說)打交道。他說,梅窩地方小,犯了罪,能逃到哪兒去?的確,晚上要逃出梅窩,路子不多,只能過經涌出市區,或者自備水路,因為船期都沒了。況且,梅窩地方小,圈子也小。太太說,來往中環的船上經常碰到熟人,還笑嘻嘻地暗示,兒子也難幹出不見得人的事情!
D先生讓我看兒子倆的零食櫃:上層是小兒子的,滿滿地裝滿從超市買來的各式小食;下層是大兒子的,只有一兩包不記得是什麼東西。D先生順手送我四個澳門買的「王母蟠桃」,類似嘉應子的東西 (真巧我當天沒吃午飯,如獲美點)。太太讓我看小兒子的照片。太太又說,因為大兒子小時候讓爺爺奶奶照顧長大,相處時間少,所以小兒子「要自己湊返!」一說到兒子,兩夫妻你一言我一語,除了想跟我這外人分享,還互相甜絲絲地懷舊。
離開時,D先生送我下樓,還把新渡輪船期給我。單張是W摺的那種,已被翻了很多次。這單張,梅窩人每天要翻好幾翻吧,好確定沒有因趕不了船而延誤工作和約會,最要緊是夜裏能趕上最後一班船。住在離島的確不太方便,連生活方式也好像與市區有很大差別。當船外又見國金二期、招商局,剛剛在梅窩的對話又好像沒有影響我什麼似的。
然後,趕往粉嶺北一個香港所餘無幾的農村。這裏我更像一個不相關的人。我問B小姐,你做什麼的?她說,管理農場呀──一個我從未親耳聽過的答案。她嫲嫲已經81歲,在這個村住了59年,同村的人朝見口晚見面,真的除了這兒何處是家?我問B小姐,你通常什麼時候跟村裏人來往?她頓了一下,答不上來:「天天見的呀......一走出家門就能見到......」如果要搬屋,有想過要到哪裏去嗎?「真的不知道往哪兒去。你叫農夫搬上樓,就是讓他們唔知做咩。他們的工作就是耕田。有老人家上樓後因為唔識搭電梯,唔識按密碼鎖,又怕唔識返屋企,所以唔敢落樓!」
B小姐和朋友們積極推動永續社區,種了菜就在村內發市,讓區內居民來此購買。價錢也許比菜市場貴,但勝在新鮮。訪問後,一個男農夫捧著一個因掉在地上爛了而不能賣出的蕃茄,跟B小姐分來吃。我也吃了一塊,的確鮮甜!而且,這蕃茄是我從未看見的樣子:一般蕃茄是圓滾滾的,最多是稍為扁平呈杮狀的,但我眼前的蕃茄就像南瓜一樣,近莖位置一塊一塊徑向凸出很明顯。若不是在種植地看見的話,我還以為是基因改造蕃茄!但農夫們告訴我,這類型間中會有幾個,似乎不是特別品種。他們對於我的好奇不以為然,沒有積極介紹也沒有懶理我的無知提問,當然因為這是他們生活微不足道的部分。
其實農夫並不是一種特別的人,沒有一種特別的長相,但他們就是清楚自己在做什麼。B小姐看上去跟城裏人沒兩樣,只是一雙手充滿勞動的痕跡,且因為一點點紅腫而變得厚大。那就是她的生活成果。她生活很滿足,工作環境就是生活環境,也就是一代一又一代的成長環境。反之,城裏多少人生活不明不白......
我就像一個旅客,經過他們的生活,又回到自己的。然後,一切沒有轉變......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