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星期五

遊客


通常照相機的面目難得上鏡,但現時家裏有兩部照相機了,可互把芳容記下。說新它不新,款式是二十多年前的,老闆說今年是他結婚廿五周年紀念,當年蜜月用過它。當時我還以為只是同一款式,但回家後我相信他用的就是眼前這一部,因為機身有碰撞痕跡,反正今天我把它買下來了。進店後我問老闆要一部非常低級的菲林機,最基本功能。他想了一下,問我是否要他身後那種即棄相機,我說不要即棄的。他問我想花多少錢,我答了,他又沉吟半响,跟剛好閒下來的年輕店員談了兩句。那年輕店員到地庫一陣子,上來時携了這機器。我這行外人端詳了一會,指了指玻璃櫃台裏一部價錢稍貴的卡農牌,問老闆,如果跟那部比較呢?他說這個比較好。我沒有本錢做獨立批判,故問了用法(因說明書及包裝欠奉),笨拙地上了菲林(最後還是老闆動手),買下了。


快快樂樂走出店子,照相機掛頸,結結實實做起遊客來了。拍路上車子、華美古典的 Hotel Russell、路人背影、百年地鐵站、路燈、店舖門口...... 可惜天空是倫敦招牌陰雲,預計這膠卷沖曬出來不會太鮮麗。


還有幾個禮拜就離開這城市,雖沒有不捨,還是自覺沒有好好走過大街小巷。平日性子不耐,經常點到點行動,少有漫遊,連學校附近也說實在的不熟悉。繞過寄住過的宿舍,拐進 Guildford Place、Lamb's Conduit Street,店子都標緻,貨品風格別樣卻不做作,價錢當然就不大標緻,可觀不可玩。看見花店旁的鴨屎綠垃圾桶內一大束快要凋謝的蘭和菊,垃圾桶真的太大了,我拈起雙足為花朵拍了遺照。


出得 Theobald's Street,遇一肥胖女警,跟在她後頭希望她不認為我在看她,只是路線一樣而已。然後往東走。經過一淺藍調、小品風情到不行的咖啡店,四五點的時間差不多滿座,西裝男和中年女都湊得很緊,蛋糕看起來豐厚實在,從店後頭的一座座鋼鐵方箱估計糕餅是本店出品。要了一小杯鮮奶咖啡,比星巴克還貴,但喝了實在透出一種和譪甜美,牽起笑容的味道。此店名為 Bea's of Bloomsbury,必再來。


又走了一陣子,差不多回家了。懶走,乘公車,站牌說四分鐘達地鐵站。車內廣播下一站是 St Luke's Music Education Centre,果真走上來一個抱著大提琴的校服女生!原來車站名字並非都是信手拈來的。當然不都是信手拈來,因為下一站正是我的站,我確實需要這種 Old Street Station 的車站名字。

說一句關於倫敦地鐵:車廂總是全地鐵站最明亮的地方(戶外車站除外)。

回家後網上一搜,發現我以市價 1.2倍至十倍價錢買了手上的照相機......。嘆一句行外人注定被騙稍為自我安慰(不果)...... 奉勸各位以後在不熟悉的領域交易前還是先上網看一下,不然就是買了以後別搜價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